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新技术!污水里安装有无数个“微型污水处理系统”

2017 . 07 . 31

  7月26日,合肥逍遥津示范水塘水质提升项目技术论证会召开。由“千人计划”天津大学李保安教授研究的污水处理新技术,在逍遥津公园示范水塘运行两个月后,接受环保专家论证评估。 记者了解到,此项治污新技术将为合肥治理巢湖提供一种新途径,并有望在不久后运用在四里河治理当中。 逍遥津公园示范水塘 水体透明度提高一倍 26日上午,记者在逍遥津公园的一处示范水塘看到,经过治理后,该处示范水塘与相邻水塘相比,水体显得更清澈,水面无蓝藻暴发现象。 李保安介绍,在两个月前,技术团队在公园内选取逍遥津公园杜鹃园东北侧水塘作为示范点。 “这处水塘为死水,当时透明度不高,水质为劣Ⅴ类水体,透明度差,蓝藻季节性暴发。”李保安介绍,示范工程于5月25日正式投入运行,经过两个月的调试运行,系统运行稳定,水质得到显著的改善与提升。 “就像我们现在肉眼看到的一样,示范水域感观得到明显改善,一眼可以看到水塘里的鱼。”李保安说,经过检测,水体透明度显著提高一倍,溶解氧含量提升2倍以上。从水质检测数据分析可知,运行期间水体COD下降38%,氨氮下降68.1%,总氮下降41.5%,总磷下降83.5%,现逍遥津示范水域水体水质达到Ⅳ类水质,氨氮达到Ⅲ类水质标准,两个月的运行已经实现预期治理目标。 将“微型污水处理系统” 安装在水塘中 水质是如何得到改善的?记者在这处面积约为400平方米水塘的表面看到有多处一排排往外冒气的小气泡。 “我们在水里安装了一排排的真空纤维管,这是一种由特殊材料制作的生物膜,可以分解污水里的污染物。”李保安介绍,在这层生物膜的表面,可以形成一个高浓度的氧气环境,从而利于微生物附着在上面生长。经过生物代谢和增殖被微生物利用,使水体中的污染物同化为微生物菌体固定在生物膜上或分解成无机代谢产物,从而实现对水体的净化,是一种人工强化的生态水处理技术,能使河道水体形成一个循环的具备自我修复功能的自净化水生态系统。 “通俗来说,这种污水处理的原理与污水处理厂相似,相当于我们通过这层生物膜,将一个个‘微型的污水处理系统’安装到了水塘中。”李保安说。 期望能运用于 巢湖水环境治理 记者了解到,目前这项全新的污水治理技术在省外多个城市得到运用,在安徽省宣城道岔河、芜湖九条西沟、阜阳慧湖也有运用。 “这项技术具有污水治理见效快、无污染的特点。”李保安说,该团队曾用三个星期的时间,让一条典型的黑臭河道水质得到改观。 “我们希望这项技术能在合肥得到大范围的运用,先通过治理河道,最终运用到巢湖水环境治理当中去。”李保安期待。 该项技术 有望用于四里河治理 “经过两个月的运行,我们在现场看到这项技术治理污水的效果还是不错的。”在合肥逍遥津示范水塘水质提升项目技术论证会上,庐阳区环保局副局长檀润节说,当前,治理污水有许多技术,但真正有成功示范效果的并不多,这项技术从现场和检测的情况来看,对水质的改善达到了预期效果。 “我们准备将这项治污技术推荐为四里河综合治理技术之一。”檀润节说,水环境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希望这项技术能够为合肥治理河道、湖泊的水环境,提供一种全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