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炮车“用力过猛”,喷出环境监测数据背后真相
近段时间,环保圈子有了新“网红”,一座“冰雕大楼”。不要误会,它不是冰块雕成的大楼,而是被雾炮车喷成的“人工奇观”。
据知情网友透露,2017年12月,某地环保局大楼设有一处国家环境监测网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为了改善环境监测数据,雾炮车进行喷水雾作业。然而,人算不如天算,那几天夜里温度低至零下10℃,操作人员没有掌握好“火候”,一个“用力过猛”,将大楼喷成了栩栩如生的“冰雕”。
环境监测数据是环保工作的眼睛和耳朵,更是我国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的不可或缺的依据。精准把脉,对症下药,方可药到病除。同理,环境监测数据精准无误,才能让地方环境治理不至于“盲人摸象”。
2017年,中央委员会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印发《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对今后一段时期加强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管理、确保监测数据真实准确做出了全面规划和部署。
“十九大”期间,“守住环境监测底线,确保监测数据真准全”更是成为一项重要议题。然而,环境监测数据造假乱象时见报端,屡禁不止。
除了“冰雕大楼”,近日环保部又通报了两地数据造假事件,巧合的是,两地也是对国控空气环境自动监测站点采样平台及周边环境受到喷淋干扰。事件一经曝出,便引发社会广泛舆论与探讨。
不管是否有意为之,也不管是否对监测点造成了影响,这番“掩耳盗铃”的举动都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环境监测工作的正常进行。
从上述事件中,仔细判别并不难看出症结之所在:第一,环保在地方考核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而地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的冲动不可不提防。第二,地方尚未构建起预防和惩治环境监测弄虚作假行为的有效机制,尚不能确保环境监测独立运行不受干扰。
对于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环保部表示“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视情节轻重,进行处罚与追责,可谓设置了“高压红线”。环保部还要求,规范雾炮车和洒水车作业行为,严禁喷淋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采样平台等。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重压之下,必收成效。”在环保部的重拳打击之下,地方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势必有所收敛。但中国环保在线认为,要真正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性,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提高监测人员的准入门槛,进行严格的培训考试,强化责任追究机制,“谁出数据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第二,加大处罚力度,对相关责任人的惩处上升至法律层面,真正“零容忍”。第三,强化对第三方监测机构和企业的监管力度,一经发现,直接取消监测资格,从重处罚。第四,制定环境监测机构人员资质、监测设备、标准方法等行业标准,遏制乱象。第五,强化社会监督,鼓励公众举报热情,拓宽民众举报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