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印发2023年医疗机构专项执法方案

2023 . 06 . 25

5月25日,市生态环境局召开5月例行新闻通气会。会上介绍成都市生态环境系统行政执法工作情况,青羊、新都、金堂生态环境局作执法工作经验分享。

据统计,2023年至今,成都市生态环境执法系统共开展现场检查14751家/次,出动执法人员42778人/次,发现问题1274个,立案770件,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387份,罚款金额2049.34万元,适用环保法配套办法及涉嫌环境污染犯罪移送司法机关案件8件。

成都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副总队长张川作主发布,青羊生态环境局、新都生态环境局、金堂生态环境局、成都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总队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并答记者问,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宣传处处长熊中茂主持通气会。

以下是新闻通气会全文实录。

熊中茂: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成都市生态环境局2023年5月例行新闻通气会。

近年来,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始终坚持生态环境执法严的主基调不动摇,准确把握“宽严相济”执法实质,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同时,积极探索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新模式,不断完善执法制度,做到执法举措更加精准、执法手段持续优化、执法力度不断加强,推进全市整体生态环境执法能力向全国“第一方阵”提升,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天的新闻通气会将通报成都市生态环境系统行政执法工作情况;青羊、新都、金堂生态环境局分别作经验介绍,并围绕市民群众和媒体关心的问题,回答记者们的提问。

出席今天新闻通气会的有:

成都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副总队长张川、青羊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支队长赵宗湘、新都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支队长胡淼、金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强、成都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总队法制监督支队副支队长卿伊。

出席今天新闻通气会的媒体有中央、省、市级部分新闻媒体。

主持人:

下面,首先请成都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张川副总队长通报成都市生态环境系统行政执法工作情况。

张川: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首先,我谨代表市生态环境局对大家长期以来对成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下面,由我将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开展情况,向大家作一简要介绍。

近年来,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始终坚持生态环境执法严的主基调不动摇,准确把握“宽严相济”执法实质,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严格执法,热情服务,坚持执法主责主业。2023年至今全市生态环境执法系统共开展现场检查14751家/次,出动执法人员42778人/次,发现问题1274个,立案770件,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387份,罚款金额2049.34万元,适用环保法配套办法及涉嫌环境污染犯罪移送司法机关案件8件;同时,积极探索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新模式,不断完善执法制度,健全执法体系,创新执法模式,做到执法举措更加精准、执法手段持续优化、执法力度不断加强,推进全市整体生态环境执法能力向全国“第一方阵”提升,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注重专项工作安排部署

打开全市执法工作新局面

一是建立健全工作制度与机制

市执法总队成立专项工作组,根据省厅、市局2023年污染防治攻坚计划,及时编制专项执法工作方案,部署各类专项行动,持续探索打开全市在新法新领域的工作局面。同时,要求各执法机构主要领导要亲自安排部署,组建专项执法工作专班,责任落实到人,以目标、问题为导向,有序推进专项工作开展。

2023年至今,已印发《2023年成都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行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执法“一号行动”工作方案》《2023年医疗机构专项执法方案》《关于开展高氯酸盐企业专项执法检查的通知》等专项行动方案,稳步推各类专项行动。

二是持续开展高质量帮扶指导

专项工作中,市执法总队把帮扶指导放到与执法办案同样重要的高度来看待,既用查处来治标,更用帮扶来治本。重视对重点企业的指导与调研,利用专题培训、专家指导、诊断式检查等方式开展帮扶,提升企业高质量履行主体责任的能力与意识,推动企业增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污染防治能力改造提升的实效,从根本上推动环境质量改善。

2023年至今,市执法总队分别对垃圾焚烧发电、80家VOCs排放高值企业、重点医疗机构、金牛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帮扶指导,并对污水处理厂、石化等行业多次组织专题培训,指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三是下功夫做好专项执法宣传

市执法总队不断提升专项执法宣传的意识,突出“专项”的作用和意义,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拓宽执法宣传的渠道与思路,通过官微宣传、典型案例曝光、警示教育、编发工作信息等方式,主动开展正面宣传,讲好“成都环保执法故事”。

2023年至今,共发布信息8篇,其中,《“三举措”开展噪声执法专项行动》被四川生态环境执法简报选录。

积极探索非现场执法模式

打造信息化执法新方向

一是构建非现场执法智能监控机制

以数智大气系统为平台支撑,构建以自动监控为核心,电监控、视频监控、无人机、走航车为辅的数据模块综合智能分析链条。调度指挥中心统一指挥,组织专人开展数据综合分析、研判后形成线索实时向执法部门推送报警信息,初步形成后台数据分析线索与现场精准执法的非现场执法模式。

二是持续推进自动监控平台运用

目前,我市已安装自动监控并联入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平台的企业总数为651家,通过自动监控平台小时、日均值超标、异常等数据实时预警,执法人员跟踪处理,切实用好“设点、联网、预警、调查”的自动监控监管模式,倒逼企业加大自动监控设施、污染防治设施的运行管理,有效提升了环境执法监管质效。

三是构建非现场执法业务培训体系

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是实施非现场执法智能数据的必要保障,全面掌握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行原理、设备构造、运行技术规范是全面落实非现场执法、全力打击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的前提。因此,执法总队创新实施了“非现场执法作战能力提升项目”,全面模拟现场自动监控情况,可在该实训室内实现拆解设备、电脑答题、案例学习等事项。截至目前,共培训约200余名执法人员,为推动非现场执法方式提供了有力的自动监控技术保障。

着力推动生态环境共治共享

拓展区域联动发展新路径

一是共促成渝环境执法能力提升。3月初,成都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总队联合重庆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总队签订了《重庆市 成都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合作协议》,并在此框架下制定了《2023年重庆市 成都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合作实施方案》。5月,组织人员赴重庆市渝北区、长寿区、合川区就汽车涂装工序大气污染物治理技术、化工行业环境管理及日常环境执法监管模式、入河排污口巡查和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执法监管等方面进行学习调研。拟于7月开展跨界联合执法,重点检查群众反映的突出环境问题、跨界区域涉气敏感企业大气设施运行情况、涉危险废物等环境违法行为;拟于11月开展案卷交叉评查、科技执法实践等方面的执法交流学习。

二是加强成都平原经济区生态环境执法联动。3月底,成都市、德阳市、雅安市、眉山市、资阳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共同制定了《成德雅眉资污染防控攻坚联动执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随后,组织五市“两两交界”的21个区(市)县,组成8个日常联动执法组,并指导其制定完善工作方案。根据方案,拟于5-8月和10-12月分别开展市级层面的夏季、秋冬季联动执法。组织“两两交界”区(市)县按照分组开展不少于两次的联动执法;针对季节性大气污染防控形势、跨区域违法线索或案件等其它实际情况,适时开展应急联动执法;利用执法稽查、案卷评审、办理跨区域案件、学习培训、联合监督帮扶等时机,互派人员参加相关执法工作,深入交流学习。共同促进双方执法队伍业务水平提升,进一步提高区域联防联控能力。

下一步

成都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将始终坚持执法严的主基调,进一步统筹好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求,以问题、目标、结果为导向,瞄准突出短板弱项,聚力攻坚,统筹开展专项执法;扎实做好综改“后半篇”文章,强化执法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执法效能,不断提升全市执法水平,努力锻造一支经得起考验的环保铁军中的主力军,为成都公园城市建设、人民对优美环境的追求不懈努力。

谢谢大家。

主持人:

下面,请青羊生态环境局赵宗湘支队长作经验介绍。

赵宗湘:

各位记者朋友、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

首先非常感谢领导给予青羊在本次新闻通气会上做交流发言的机会,也感谢各位媒体和市民朋友长期以来对青羊生态环境工作的关心、关注和支持。青羊区作为成都五大中心城区之一,辖区面积为66平方公里,全市倒数第二,却承载了大量人口和交通压力,生态环境容量较小,生态环境工作任务艰巨。特别是近年来,城市建设项目不断增加也对我区生态环境执法带来挑战。下面,我就青羊区环境执法工作开展情况做简要汇报:

依托专项行动,拓宽执法维度

近年来,青羊支队紧紧围绕全市、全区生态环境重点工作,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制度,以“零容忍”的高压态势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分时段、分辖区、分小组对全区进行摸底排查,对问题实施挂账动态管理。今年以来,“双随机、一公开”已抽查重点企业46家,立案9起。深入开展大气“一号行动”,累计出动检查人员803人次,检查企业381家次,立案查处7起。

深入开展“两打”专项行动,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检查行动20余次,排查危废产生单位200余家次,立案查处9起;开展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现场监督检查54家次,立案查处2起。

挥好斩污利剑,提升执法效度

近年来,青羊支队在执法工作中坚持宽严相济,对恶意违法行为“严”字当头,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积极推行“线上+线下”执法工作模式。

今年以来,共出动执法人员1264人次,检查企业601家次,立案27起,其中罚款金额10万以上案件4起,罚款金额最高达292.93万元。根据违法主体的违法程度,对辖区企业实行包容审慎监管,酌情实施轻微免罚和首违不罚等,适当容错。截止目前已下达不予处罚11起,减轻处罚2起。青羊支队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刚性执法和柔性执法相结合,不断织密青羊生态环境法治之网。

主动回应关切,彰显执法温度

近年来,青羊支队切实转变生态环境监管工作思路,由单纯的“执法监管”向“执法帮扶”转变。对辖区涉危、涉重等高风险企业采取“集中培训+现场指导”方式,主动回应关切,提高企业环境管理水平。指导帮扶100余家企业发现的450余个环境问题进行立行立改,提升企业环境守法水平。通过以案释法、现场普法等形式,对典型案例进行举一反三、以点带面。今年以来,共举办法律政策宣贯会、典型案例警示会等活动9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震慑作用,以案为鉴对辖区企业敲响警钟,倒逼辖区企业主动守法,充分彰显生态环境执法的力度和温度。

下一步

青羊支队将聚焦目标任务、瞄准工作短板,坚持过程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在环境执法主战场打好全市污染防治攻坚战,为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贡献青羊力量。

主持人:

下面,请新都生态环境局胡淼支队长作经验介绍。

胡淼:

各位媒体朋友:

上午好!今天很高兴有机会同大家一起交流,共同探讨生态环境行政执法工作,下面我将新都生态环境行政执法工作开展情况作简要介绍。

新都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工作在市局和总队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要求,聚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的目标和任务,突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以“四抓”举措,优化执法方式、提高执法效能,聚力写好推进成都现代化建设的“生态篇章”。

抓党建引领,端正环保执法价值导向

环保执法工作必须始终在党的领导下,才能确保方向不偏、力度不减、精力不散。

一是端正价值追求。通过局党组、机关党委带支部、支部带党员、党员帮群众的“两带一帮”学习方法,定期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扎执法人员服务大局、服务发展、服务民生的思想根子,让建设“美丽中国、美丽四川、美丽成都”成为“环保执法人”的共同夙愿。

二是深化作风整改。坚持把“规范执法、严格执法、公正执法”作为执法人员作风建设的“硬指标”,加强检查督察,围绕执法意识、规范执法、执法队伍3个方面常态开展作风整治,建立健全学习培训、行政处罚案件“双预审”“双案审”、联防联动联治、宣传教育等4项机制,修订完善《新都支队生态环境执法行为规范》、制定《新都支队生态环境执法廉政规定十条措施》,着力培塑执法队伍良好形象。

三是坚强组织保证。大力强化党建引领,重视加强支队党组织建设,及时传达学习上级工作部署,组织开展专题党日活动,着力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环保执法工作的制胜优势。突出加强党员队伍和群众青年队伍建设,倡导党员带头开展规范执法、严格执法示范行动,激励带动全体人员认真履职、严格执法。

抓能力锻炼,育强环保执法专业本领

始终把“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作为支队精神,努力加强执法能力建设。

一是“学研训”夯实基础能力。建立“一学一讲”“一案一研”“一题一训”制度,组建“帮帮对”、创办“小课堂”,强弱搭配学、请来专家讲,先后开展法制培训10余次,邀请专家现场指导30余次;建立典型案件库,利用业务培训时机进行案例剖析、示范演练,增强实际执法能力,先后开展典型案例得失分享会2次,典型案例大家评活动3次。不定期召开公检法环联席会议,对重大典型案件进行专题研讨会诊,有效提高案件办理质量。

二是“标准化”提升执法质效。强化执法行为标准化,完善执法工作程序和制度,加强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建设、使用和管理,开发、使用现场执法手机APP和现场执法记录仪,实现执法全过程“留痕”;强化执法文书标准化,规范行政执法文书格式,以标准化的执法模板实现现场监察记录、现场检查(勘查)笔录、调查询问笔录、现场取证材料的规范统一;强化执法装备标准化,为执法人员配备执法终端,随车配备移动电脑、执法记录仪等执法装备,建成4个标准化问询室、完善执法制式服装配备,有力推动了一线执法工作规范化、信息化、现代化。

三是“建规范”促进能力跃升。针对小微企业多、环保意识能力弱、综合防治难等现实情况,总结以往执法工作经验,研究制定污水处理、食品加工、家具制造、医疗机构等8个行业的精细化管理指南;印发主要行业大气污染现场检查手册、《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执法指南》等,为精准指导服务企业和日常检查提供技术支持;出台《成都市新都区行政处罚案件预审制度》,选聘律师组成法律顾问团队,对环境违法案件进行预审、会商,切实提高案件办理质量。近年来,执法支队先后被生态环境部、省生态环境厅评为执法大练兵先进单位;被成都市总工会评为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先锋班组。

抓工作创新,增强环保执法质量效益

坚持向改革创新要效益,聚力推动执法工作改革转型。

一是“线上监管”强主动。充分发挥新都区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的作用,依托环境质量网格化监测体系,实现以在线监控为主、用电监控为辅、各环境质量网格化监测体系为补充的生态环境综合监管平台功能作用,提升问题发现能力,运用大数据手段及时分析异常数据,加强溯源排查,实现监管信息智能推送、问题排查快速联动、执法检查智能触发、违法行为高效查处。近年来,在线监测专项帮扶行动共检查260家(次),对重点排污单位在线监测专项检查30余家。

二是“科技手段”准点穴。借助在线监测、无人机、走航车、电力监控、卫星遥感等现代科技设备,精准追溯污染源头,有效解决了日常执法过程中勘察困难、违法证据锁定不及时等问题,执法触角由传统的实地勘察向远程监控巡查延伸,在节省人力物力财力的同时做到精确制导、精确打击。截止5月23日,在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共对涉用电报警的305家企业进行现场核查调度,对8家未按要求停工的企业开展立案调查,立案金额18.6万元。

三是“网络渠道”增效益。充分开发和运用手机网络等新兴媒体,积极拓宽群众监督举报网上渠道,及时接受群众来信来访,努力优化改进执法工作,切实增强问题的发现率、整改率。利用微信公众号、网络微视频等手段,对执法队伍建设、执法工作动态进行宣传报道,对典型案例进行披露公开,提高公众对环境执法工作的知晓率和支持率,增强执法工作的公信力和对违法企业的震慑力,做到处罚一家,警示一片,规范一行。2017年以来,查处环境违法行为立案数和处罚金额均稳居全市前列。今年以来,截止到5月23日,新都支队共立案查处109件,立案金额864.44万元;实施查封(扣押)1件,移送法院强制执行2件,刑事案件线索移送1件。

抓靠前作为,提升环保执法服务品质

大力强化服务意识,坚持围绕中心、服务中心,助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一是扎实开展专项行动。为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以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污染源排放管控为着力点,持续推进家具企业“油改水”、夏季臭氧防控、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集中排查整治、物流园区专项整治,汽车修理、加油站以及固危废专项整治等专项行动,对挥发性有机物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开展拉网式巡查和执法检查。2022年对275家涉气企业开展集群整治专项行动,立案调查41起,立案金额234.54万元。2022年,我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15,全市排名第14;优良天数293天,全市排名第10;PM2.5浓度为36μg/m3,全市排名第9,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

二是坚持执法与服务协同。建立常态化监督执法正面清单管理制度,出台《成都市新都生态环境局关于优化服务助力经济稳增长便民十条措施》,充分发挥好守法企业示范引领作用,实施包容纠错审慎监管、分类监管、差异化监管。2022年以来,非现场检查18家次,减少入企频次,执法监管不打扰。坚持主动上门、提前介入,以全区绿色化发展绩效考核结果中不合格的275家和基本合格的409家为重点帮扶对象,通过聘请专家上门对企业进行一对一的服务指导,督促企业对污染防治设施进行提标升级,提升环境管理水平。近年来,上门服务指导企业600余家,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1300余条。

三是聚力攻坚群众反映问题。以回应民生为切口,坚持将民主监督、群众举报、网络舆情、媒体反映的问题线索作为执法工作的重要内容,今年以来共处理信访投诉359余件,其中重复信访件16件,通过信访投诉处理立案调查26起,立案金额149.86万元。聚焦生态环保领域开展群众身边“可视”“有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拉网式排查,尤其是对近年来央督、省督、长江经济带反馈问题点位进行“回头看”,对重点反复信访投诉进行梳理排查,形成30个重点问题点位,建立专项问题台账,邀请环保专家团队进行现场督导帮扶,并下达专家意见书30余份,确保问题整改彻底。

主持人:

下面,请金堂生态环境局杨强副局长作经验介绍。

杨强: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近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青山银山”这一生态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作为制度保障,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制保护生态环境是当前我们面临的一大课题,而生态环境执法工作是这一课题的重要一环。近几年,金堂生态环境执法工作在各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们顺势而为、不断探索,从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环境安全、社会稳定的高度,认真履行法律规定,强化环境监管,取得了不错的实绩。

我们的工作主要是按照“一抓一建一提升”“三个一”的思路开展的。

抓党建引领,苦练内功

一个执法机构建立一个党支部,认真履行党建主体责任,深入开展“三表率一模范”党员先锋岗创建活动,坚持“瘦身”与“健身”相结合,深化内部岗位设置、人员配置,深化执法大讨论,强化理论武装,把党建工作和执法工作深度融合、有效结合。增强了工作的凝聚力,提升了工作的鞭策力,强化了工作的落实力。把金堂生态执法队伍,打造成一支提笔能写、张口能说、遇事能谋、办事能成的铁军队伍。

近几年,荣获生态环境部及四川省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表现突出集体,2名同志荣获生态环境部表彰的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表现突出个人荣誉称号,1名同志荣获四川省第三届“最美基层环保人”同时荣获四川省生态环境系统执法类业务标兵和岗位能手竞赛比武表现突出个人荣誉称号。

建完善制度,公正文明执法

在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公示制度、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的同时,我们探索建立,个人包案制度、案件中止谈话制度、错案纠偏制度等。

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让执法人员心无旁骛专心办案,全面推进执法力度、执法广度、执法深度。近三年行政复议2件维持原判,行政诉讼2件均胜诉。

学习先进经验,学以致用,提升能力水平

我们走出去,请进来,抓住一切学习的机会全力提升执法能力。近几年,积极参加生态环境部、省厅、市局监督帮扶工作。先后赴山东、天津、河北、北京、省内的中江、什邡等地参加空气质量改善监督帮扶,涉气领域自动监控专项监督帮扶,重点区域秋冬季大气质量监督帮扶,长江经济带监督帮扶等。走出去的同时,学习当地好的做法,带着经验回来后总结传授、全员提高。

同时,我们请部省市业内专家、高校学者、优秀法律工作者等到单位培训授课。针对生态环境领域的前瞻性、热点性问题分析探讨、指导实践执法工作。近三年,派员7人次参加生态环境部帮扶工作,其中3人荣获帮扶表现突出个人荣誉称号。

生态兴则文明兴,作为执法的我们,任重道远,我们还在路上。

主持人:

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大家举手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您所在的新闻机构名称。

人民网

请问今年成德眉雅资五市联动执法的主要内容和方式是什么?

卿伊:

主要内容概况起来就是“四联”“四重”。

四联是指从地域、时间、人员和信息化四方面进行联动;

四重是以大气、水环境、固(危)废专项执法和非现场检查四方面为联动执法重点。联动形式主要包括市级层面的综合联动、区(市)县层面的日常联动、应对区域大气污染防控形势等方面的应急联动和提升执法能力水平方面的交流联动。

四川经济日报

请问市生态环境局在2023年打造营商环境、开展柔性执法方面有什么创新举措?

卿伊:

今年,我们将采取“四个一”工作方式开展企业帮扶,在市级层面组建一个专家团队,联系一个园区、一个生产企业、一个重点项目开展“送法入企”执法监督帮扶;各区县联系一个企业、一个在建项目开展监督帮扶。协助园区规范管理,提升园区环境保护管理水平;指导企业排查环境违法风险点、规范项目建设投运,通过帮扶与企业建立亲清、和谐的政企关系,树立生态环境执法部门风清气正的良好形象,用心践行主题教育思想,助力企业走好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成都商报

针对青羊区工业企业数量少,第三服务产业占比高的特点,请问你们的执法工作是如何开展的?

赵宗湘:

青羊区作为中心城区之一,主导产业为金融、文博、商务等服务业,服务业占比86%,规上工业企业相对较少,现有14家。

下一步我将结合我区产业特点、企业类型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执工作:

一、分领域加强定点帮扶。在我区产业结构中,除了我们重点监管的14家工业企业外,属于我们监管的主要有汽修店、医院、加油站等,这些行业分布较散、数量较多,规模差异大、环境管理参差不齐,为了提高他们的环境管理水平,我们将集中优秀执法骨干,分领域开展定点帮扶,不断提升他们守法能力。

二、盯重点筑牢主体责任。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市的工作要求,持续开展“两打”专项行动、大气“一号行动”等多个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在线监控作假、涉危废、涉重等突出环境违法问题,切实筑牢企业主体责任。

三、抓创新推行科技执法。积极利用无人机、走航车等科技手段开展日常巡查和执法检查。同时充分发挥移动执法系统作用,加强自动监测数据管理,运用大数据分析,及时进行预警,精准发现和打击违法行为。

成都日报

新都区环境执法工作是如何为空气质量改善做好执法保障的?

胡淼:

大气环境质量是市民关心的热点问题,众所周知,新都的大气污染防治任务比较艰巨,而行政执法是治理大气污染强有力的手段之一。新都支队始终把空气质量改善作为环保中心工作的重要指标,紧盯大气污染防治做好执法工作,主要是贯彻好“一个理念”(执法工作要始终围绕中心、服务中心),抓住“两个重点”(环保执法工作改革创新、工业企业环保能力升级),做实“四个到位”(摸排到位、监管到位、执法到位、整治到位),助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具体做法是:

一是坚持摸排到位,摸清家底靠前帮扶。紧盯1653家涉气工业企业、69家加油站、126家汽修企业、417家重点区域涉油烟餐饮企业的污染源责任主体,精细管控污染源。正确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加强对执法对象的宣教帮扶,做到谁执法谁普法,督促企业履行污染治理主体责任。靠前服务,主动上门,进车间、看生产、问经营,帮助企业查找环境管理上的薄弱环节,为企业发展想办法、解难题、送服务,为企业解决存在的实际困难,近年来,上门服务指导企业600余家,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1300余条。

二是坚持监管到位,联动协同合力监管。围绕“四协同、一引领、全巡查”工作内容,切实做好工作。“四协同”:密切与新都监测站协同,运用好监测数据对执法工作的支撑作用,在突发环境事件综合应急演练,污染源日常监管、“双随机”抽查、各类专项行动、民主监督、群众举报或网络、媒体反映环境违法案件查处等执法中形成合力;强化与属地政府、园区管委会、环保网格和局属各科室的沟通协作,搭建互联互通平台;建立与周边区市县的交流合作,构建跨区域联合执法、应急处置、信访协调机制;加强与公安、司法机关的执法联动,构建联防联控平台,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一引领”:建立常态化监督执法正面清单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好守法企业示范引领作用,出台《成都市新都生态环境局关于优化服务助力经济稳增长便民十条措施》,实施包容纠错审慎监管、分类监管、差异化监管;“全巡查”:充分运用在线监控、视频监控、电监控、无人机巡查、遥感、大数据分析等智能智慧开展非现场检查。在重污染天气预警应急响应期间,执法人员全时段、全区域开展全天候执法检查巡查行动。

三是坚持执法到位,数字赋能精准执法。依托环境质量网格化监测体系,实现以在线监控为主、用电监控为辅、各环境质量网格化监测体系为补充的生态环境综合监管平台功能作用,及时分析异常数据,加强溯源排查,实现监管信息智能推送、问题排查快速联动、执法检查智能触发、违法行为高效查处和打击;采取“日常与专项检查、日间与夜间检查、工作日与节假日检查、自查与交叉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实施“全天候”执法攻坚行动。

今年以来,截止到5月23日,新都支队共立案查处109件,立案金额864.44万元;实施查封(扣押)1件,移送法院强制执行2件,刑事案件线索移送1件。

四是坚持整治到位,治防并举综合治理。扎实推进大气污染防治“一号行动”,持续推进重点区域、重点行业专项整治、重污染预警期间应急响应等专项行动,截止到目前为止,立案处罚145起,处罚决定金额418.2万元。开展重点帮扶工作,大力推进工业企业集群整治,先后组织6场专题会,聘请专家上门一对一的服务指导,督促企业对污染防治设施进行提标升级,提升环境管理水平,成功助力6家工业企业顺利升级。聚焦生态环保领域开展群众身边“可视”“有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拉网式排查,尤其是对近年来央督、省督、长江经济带反馈问题点位进行“回头看”,对重点反复信访投诉进行梳理排查,形成30个重点问题点位,建立专项问题台账,邀请环保专家团队进行现场督导帮扶,并下达专家意见书30余份,确保问题整改彻底。

红星新闻网

请问你们金堂县执法机构派员参加生态环境部组织的监督帮扶,对执法工作有何具体意义?

杨强:

监督帮扶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安排,是促进重点区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有效举措。通过监督帮扶压实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生态环保责任,促进环保法律法规的贯彻和执行。

坚持问题导向,统筹推进,以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为主线,紧盯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和重点问题,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以帮促改、以查促改、以技促改,解决大气、水等领域突出环境问题,促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坚持凝聚合力,以战促练,坚持文明执法、规范执法、精准执法;将专项行动作为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的有力抓手,在实战中锤炼队伍,在实战中提升技能,为巩固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提供坚强的能力保障。

坚持分类施策,标本兼治,坚持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坚决杜绝“一刀切”。

强化服务意识,将帮扶服务融入全过程,培育、提升企业自觉守法的意识和能力。

主持人:

谢谢各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和发言人的回答,今天媒体提问就到这里。各位记者朋友如果还有问题,可以联系我或者联系采访有关职能部门,我们将全力做好联络服务工作。

好,今天的新闻通气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来源:成都生态环境(仅供分享交流不作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和原作者出处。如有侵权,请在后台留言,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处理)